藥材種子、種苗類產(chǎn)品:藥材種子、種苗 廠家直銷魚腥草種子 折耳根種子,歡迎選購!
價
格
|
¥
20.00
|
¥
35.00
|
起訂量
|
≥10
包
|
≥1
包
|
可售量
|
1000
包
|
魚腥草,又名蕺菜、側(cè)耳根、菹草、折兒根、折耳根、狗腥草、豬鼻吼、狗貼耳、魚心草、臭草等,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多野生于潮濕荒地、水邊、田旁、土埂、溝谷。起源于中國,廣泛分布于長江以南各省區(qū),主產(chǎn)于四川、云南、貴州、江蘇、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廣東、廣西。
一、魚腥草特征
(1)特征
1 莖 多年生草本,地上莖直立,植株高1550厘米,節(jié)上有毛,常呈紫色,具細長的根狀莖,淺白色,長1550厘米,粗0.20.5厘米,節(jié)間長0.55.0厘米,每節(jié)著生不定根,匍匐生長,根嫩面脆。全株有較強的魚腥味。
2 葉 單葉,互生, 形或?qū)捖研?,幼時帶紫色、葉片長310厘米,寬2.56厘米,基部心形,先端漸尖,全緣,掌狀葉脈57條。正反兩面葉脈上有柔毛,葉面光滑,葉表暗綠色,葉柄長14厘米,常見蔬毛,托葉膜質(zhì),披針形,托葉基部與葉柄合生成鞘狀,抱莖,夏季莖梢有分枝。
3 花 穗狀花序,在莖頂與葉對生,圓柱形,排列緊密,穗長13厘米,結(jié)果期長達36厘米,基部有4片白色花瓣狀苞片?;ㄐ∶婷?,淡綠色,花。無花紋,僅有1個小苞片,雄蕊3個,子房1室,花柱3個,花絲下部與子房合生。雌蕊3個下部合生的心皮組成,子房上位,花柱分離?;ㄆ?9月。
4 果實與種子 蒴果卵圓形,頂端開裂。種子數(shù)鑫,卵形,有條紋。結(jié)果期710月。
(2)對環(huán)境條件要求 對光照要求不嚴格,但喜弱光,喜生于潮濕的田埂、溝邊、田邊地角,在陰暗的環(huán)境下生長良好,品質(zhì)嫩脆。適應(yīng)性廣,生命力強,但根莖分布淺,吸收根毛不發(fā)達,對水分要求嚴格,喜陰濕,忌干旱,要求濕潤疏松的土壤條件,土壤應(yīng)經(jīng)常保持 持水量的7580。對土質(zhì)要求不嚴,但以中性或微酸性的沙土及水質(zhì)土壤為宜,肥沃土層有利根狀莖的生長,對肥料的要求以氮、磷肥為主。對肥料三要素吸收的比例為氮:磷:鉀 比例:1:1:5.要求溫暖的氣候,對溫度的適應(yīng)較廣,地上部在無霜期內(nèi)能生長,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可正常越冬,地下部耐寒力強。氣溫在12度以上即可出苗,1520度范圍內(nèi)生長迅速,10度以下或25度以上均生長不良,根下莖成熟要求2025度。能耐短時間35度高溫,在0度低溫下能安全越冬。
二、魚腥草人工栽培技術(shù)
1、種苗繁殖
(1)種莖選擇 選擇粗壯的老莖為好,作食用一般選用白莖種魚腥草較好。
魚腥草用地下繁殖,通常是在地上部莖葉枯黃謝苗后,到植株未黃萌發(fā)新苗這前(在23月份)挖掘,春季發(fā)芽前,用消毒的刀具將種莖剪成長15厘米的小段,每段有23個節(jié),并留須根。若在夏季高溫干旱時栽培,種莖每段個定要帶3個節(jié)。挖取的根莖,可用500毫克/升的生根劑3號溶液浸泡10分鐘。
(2)種苗繁殖 春、秋兩季均可栽培,且以春季為主,春季又以23月或34月為宜。夏季和初秋播種應(yīng)注意遮陽保濕。一般每畝用種莖150千克左右,采用短莖播種時,每畝只需70100千克,采用長莖播種,每畝需200千克。
(3)整地施肥 種植前,選擇封肥沃的少壤土和濕潤保水、排水方便的田塊,深翻地,施足基肥,每畝施腐熟廄肥3000千克或復(fù)合肥100千克、碳酸氫銨50千克,耙平整細后,按寬1.22米做畦,也可將肥料條施或分層溝施。
(4)栽種方法 可采用挖穴定植,即先在畦面上按株行距15厘米30厘米的標準挖定植穴,穴深15厘米,將種莖平放于穴內(nèi),細心栽植好。也可開溝條播,即在畦面橫向挖種植溝,溝寬1015厘米、深約1020厘米,溝間距約2030厘米,將魚腥草種莖蘸上黃泥漿后,平鋪在溝中,按株距710厘米在溝內(nèi)均勻擺放種莖,每條頭尾相連,一溝擺好后,用開 溝的土覆蓋前一溝,如此類推。稍加壓實,適當(dāng)澆水,保持土壤7天不缺水,一般20天即可萌發(fā)出土。
(5)育苗期間管理 在清明前后植株未萌芽時播種(春播),畦面上應(yīng)蓋一層稻草。如用荒地或在高溫干旱季節(jié)播種,則要澆足底水后再播種,然后蓋上一層稻草或蓋上12層遮陽網(wǎng)。如在冬前種植,還應(yīng)起拱蓋地(?。┠?。覆完土后,用耙耬平,然后用50除草劑一號可濕性粉劑100200克,加水5060升噴灑, 后加蓋地膜。覆膜后要每1015天檢查一次,并拔去雜草。如果發(fā)現(xiàn)畦面干燥,要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播種后應(yīng)立即對大田全面噴施草甘膦和 一次,以后每隔20天再施一次 。
在定植后,干旱季節(jié)應(yīng)適時澆灌水,灌溉時是溝灌和噴灌,不宜漫灌,要確保畦床面無水而床溝有積水,雨季應(yīng)及時排水,忌田間長時間積水。栽植成活后10天左右,應(yīng)澆20腐熟人糞尿或氮肥,每15天左右追肥1次,生長前期以氮肥為主,生長中后期需肥量極大,在保證氮肥的基礎(chǔ)上,適當(dāng)配合施用磷、鉀肥,植株封行后,葉面噴施0.10.2磷酸二氫鉀,每隔78天噴1次,共噴23次。在出苗后及封行前淺中耕除草34次,每次中耕后要追肥灌水,雨后也要及時中耕。地上生長過盛的植株要及時摘心。
三、魚腥草主要病蟲害防治
(1) 白絹病 主要為害地下根狀莖。發(fā)病初期,地上莖葉變黃,地下莖呈現(xiàn)褐色斑塊,表面遍生白色絹絲狀菌絲,中、后期在布滿菌絲的莖和附近土壤中,產(chǎn)生大量酷似油菜籽的菌核。菌核初期為白色,老熟后呈黃褐色到褐色。后期整個植株枯黃而死。通常6個中旬開始發(fā)病,78月達到高峰期。發(fā)病初期使用哈茨木酶0.40.5千克,加細土50千克,混合勻后撒施在病株莖基部;或選用40氟硅唑乳油6000倍液、43戊唑醇懸浮劑8000倍液、45噻菌靈縣浮劑1000倍液、1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8000倍液、50敵菌靈可濕性粉劑400倍液、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等噴澆病株根莖和鄰近植株及土壤。
四、魚腥草深加工技術(shù)
(1)干制 干制魚腥草以淡紅褐色、莖葉完整、無泥土等雜質(zhì)者為佳品。將魚腥草去除雜質(zhì)、爛葉和老葉,將粗細相同、成熟度一致的挑在一起,攤開棧放,以免發(fā)熱、發(fā)黃,洗凈后瀝干,有的直接曬干或烘干,有的需進行熱燙,即將其放在夾層鍋內(nèi),每200升水加入25克食用蘇打保綠,將魚腥草倒入沸水中,翻動數(shù)次,熱燙處理一般掌握葉不爛為準,不宜酞短或酞長,一般每燙50千克魚腥草加食用蘇打一次,一鍋水連續(xù)燙5次后必須換水。將熱燙后的魚腥草迅速在竹篩上攤開,趁體軟時理順。有條件的地方可向水平方向吹冷風(fēng),加快冷卻。自然干燥進行晾曬,要經(jīng)常翻動,有時還需揉搓開,使其干燥得快面均勻。人工烘烤干燥的一般逐步加溫,維持5560度,干燥后再逐步降溫。烘干過程中火力要均勻,并上、下、前、后調(diào)換竹篩,定時通風(fēng)排濕幾次。充分干燥后,將干成品放入木箱中或棧成棧。用薄膜覆蓋,經(jīng)13天回軟后,合格產(chǎn)品包扎成小把,或截成34厘米的小段,密閉包裝。
名優(yōu)甄選
發(fā)送詢價單
您對該公司的咨詢信息已成功提交,請注意接聽供應(yīng)商電話。
聯(lián)系人信息
請輸入您的稱呼
請輸入正確的聯(lián)系方式
請選擇咨詢問題
請輸入正確的圖形驗證碼
商家已收到您的消息,請注意接聽供應(yīng)商的來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