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建筑結構鋼板類產品:
建筑結構鋼板 熱鍍鋅鋼板DC51D+Z,由上海上海市供應商
上海寶涂實業有限公司供應,詳細信息如下: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 222-2006 鋼的成品化學成分允許偏差
GB/T 228-2002 金屬材料 室溫拉伸試驗方法
GB/T 1839-2008 鋼產品鍍鋅層質量試驗方法
GB/T 2975-1998 鋼及鋼產品 力學性能試驗取樣位置及試樣制備
GB/T 4336-2002 碳素鋼和中低合金鋼火花源原子發射光譜分析方法(常規法)
GB/T 5027-2007 金屬材料 薄板和薄帶 塑性應變比(r值)的測定
GB/T 5028-2008 金屬材料 薄板和薄帶 拉伸應變硬化指數(n值)的測定
GB/T 8170-2008 數值修約規則與極限數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20066-2006 鋼和鐵 化學成分測定用試樣的取樣和制樣方法
GB/T 20123-2006 鋼鐵 總碳硫含量的測定 高頻感應爐燃燒后紅外吸收法(常規方法)
GB/T 20125-2006 低合金鋼 多元素含量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
GB/T 20126-2006 非合金鋼 低碳含量的測定 第2部分:感應爐(經預加熱)內燃燒后紅外吸收法
Q/BQB 400 冷軋產品的包裝、標志及檢驗文件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熱鍍純鋅鍍層 hot-dip zinc coating(Z)
熱鍍鋅生產線上,將經過預處理的鋼帶浸入熔融鋅液中所得到的鍍層。熔融鋅液中鋅含量應不小于99%。
3.2 熱鍍鋅鐵合金鍍層 hot-dip zinc-iron alloy coating(ZF)
熱鍍鋅生產線上,將經過預處理的鋼帶浸入熔融鋅液中所得到的鍍層。熔融鋅液中鋅含量應不小于99%。隨后,通過合金化處理工藝在整個鍍層上形成鋅鐵合金層,合金鍍層中鐵含量通常為7~15%。
3.3無間隙原子鋼 interstitial free steels
無間隙原子鋼是在超低碳鋼中加入適量的鈦或鈮,使鋼中的碳、氮間隙原子完全被固定成碳、氮化物,鋼中沒有間隙原子存在的一類鋼。
3.4無間隙原子高強度鋼 high strength interstitial free steels (Y)
通過控制鋼中的化學成分來改善鋼的塑性應變比(r值)和應變硬化指數(n值)。由于鋼中元素的固溶強化和無間隙原子的微觀結構,這種鋼既具有高強度,又具有非常好的冷成型性能,通常用來制作需要深沖壓的復雜部件。
3.5烘烤硬化鋼 bake hardening steels(B)
在低碳鋼或超低碳鋼中保留一定量的固溶碳、氮原子,同時可通過添加磷、錳等固溶強化元素來提高強度。加工成形后,在一定溫度下烘烤后,由于時效硬化使鋼的屈服強度進一步升高。
3.6高強度低合金鋼 high strength low alloy steels(LA)
在低碳鋼或超低碳鋼中,通過單一或復合添加鈮,鈦,釩等微合金元素,形成碳氮化合物粒子析出進行強化,同時,通過微合金元素的細化晶粒作用,以獲得較高的強度。
3.7雙相鋼 dual phase steels(DP)
鋼的顯微組織主要為鐵素體和馬氏體,馬氏體組織以島狀彌散分布在鐵素體基體上。雙相鋼無時效,具有低的屈強比和較高的加工硬化指數以及烘烤硬化值,是結構類零件*材料之一。
3.8相變誘導塑性鋼 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 steels(TR)
鋼的顯微組織為鐵素體、貝氏體和殘余奧氏體,其中,殘余奧氏體的含量*少不低于5%。在成形過程中,殘余奧氏體可相變為馬氏體組織,具有較高的加工硬化率、均勻伸長率和抗拉強度。與同等抗拉強度的雙相鋼相比,具有更高的延伸率。
3.9 復相鋼 complex phase steels(CP)
鋼的顯微組織主要為鐵素體和(或)貝氏體組織。在鐵素體和(或)貝氏體基體上,通常分布少量的馬氏體、殘余奧氏體和珠光體組織。通過添加微合金元素Ti或Nb,形成細化晶?;蛭龀鰪娀男_@種鋼具有非常高的抗拉強度。與同等抗拉強度的雙相鋼相比,其屈服強度明顯要高很多。這種鋼具有較高的能量吸收能力和較高的殘余應變能力。
3.10拉伸應變痕 stretcher strain marks
冷加工成形過程中,由于時效的原因,鋼板或鋼帶出現不均勻變形,導致鋼板或鋼帶發生局部塑性變形,*終會在鋼板或鋼帶表面呈現與拉伸方向成一定角度的一系列平行線狀的褶皺或不規則折線、不規則表面扭曲等有損表面外觀質量的缺陷。
3.11鍍層重量 coating mass
即雙面鍍層重量之和,以每面鍍層重量的形式分別表示,單位為克/平方米(g/m2)。
關鍵詞:
建筑結構鋼板 建筑結構鋼板 熱鍍鋅鋼板DC51D+Z 上海寶涂實業有限公司